去年12月份考研考试结束后,相信大家对自己估分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但是2月份期间,有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们,到处打听考研失败的后路怎么走?有的继续战斗一年,有的出国深造,有的直接找工作等等,五花八门的说辞,很让人应接不暇。
但是吧!很多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出国深造,读个研回来。但是很多同学会说:那是有钱人的选择,我们普通人哪有钱哪有渠道的呢?
但小中佑会告诉你,这是你的错误认知。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去留国呢?考研归根到底是提高学历目的,如果是普通人是为了提高学历,那就没必要去那些花费又高,程序繁琐的学校,有很多适合普通人入学的学校,比如南洋理工、马来亚大、港大等,那么既然也有人会问,同样是考研,为什么不好好在国内考研,非要跑到千里遥遥的国家读研呢?
这是很重要的话题,接下来小中佑好好给大家讲述国内考研与出国留学考研的区别对比性:
国内考研:
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首次突破了400万和450万,相比2021年的377万增长了80万,再创历史新高。
历年数据如下图所示:
2015年-2022年国内研究生录取人数 | |||
年份 | 报名人数(万) | 录取人数 | 录取比例 |
2015年 | 164.9 | 57.06 | 34.60% |
2016年 | 177 | 58.98 | 33.32% |
2017年 | 201 | 72.22 | 35.93% |
2018年 | 238 | 76.25 | 32.04% |
2019年 | 290 | 81.13 | 27.98% |
2020年 | 341 | 99.05 | 29.05% |
2021年 | 377 | 111.4 | 29.55% |
2022年 | 457 | 110.7 | 24.22% |
国内考研人数暴增,国家线上涨,调剂越来越困难,但招生人数却没有上升,反而轻微下降,基本70%的学生都充当了陪跑,其形式越来越趋向于“千军万马只过独木桥”。
竞争激烈的背后向我们暗示的是当今大环境的萧条、就业压力大、对高学历的期望等……
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实现今后的高就业,或是希望通过考上研究生后过渡下目前的就业压力。
但无论哪种目的,目前国内考研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即将来临的23考研届,今年大概率又是腥风血雨的一年。
与海外考研相比,国内考研形式实行分学制,一般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年)。
国内考研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政治、数学(个别专业不用考))和专业课考试,考试时间是每年的12月份统一进行笔试,次年3月份左右再由各学校组织进行面试。
每年考试机会只有一次,也只能报一所学校,除了国家会根据当年的报考人数,考试难易度来对每个专业大类设置国家线外,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分数线,尤其是国内考取985/211类学校,校线分数很高,竞争激烈,难度系数较大。
海外留学考研:
海外考研它的形式与国内不同,大多国家或地区如英、新、澳、中国香港都是分为授课型硕士(1年)和研究型硕士(2年),其它国家如美国,硕士学制多样,因为专业不同,时间从1年到3.5年都有,但两年制是主流,总的来说以1-2年左右为主。
国外读研不需要考试,是申请制,一般会综合考量你的硬性背景(TOFEL/IELTS、GPA、GMAT/GRE等)和软性背景(实习、科研、比赛等)。
每年可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会高一些,能申请到学校不难,但申请到世界名校也是有难度的,例如英国G5、美国TOP10.
如果决定出国留学,可以尽早开始准备托福雅思等语言成绩。特别说明一点,部分院校是可以接受后补雅思成绩的,所以考研和留学是完全可以同时准备的。
所以总的来说,在申请难度方面,如果是想冲刺名校的话,国内与国外都是有较大的难度,都需要好好准备相关的考试。
但国外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可以用冲刺、适中、保底三个档次来选学校,这样至少是可以保证到有书可读,上岸几率会比国内大一些。
像同学在国内考完研后(12月底)是可以再着手申请留学的,这个时间并不冲突。
如果同学英语底子较好,雅思能立马出分的话,那是可以申请香港的,如果出分不顺利,也可以考虑英语无语言递交申请。